它是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状元杨守勤执教之地,它有“龟蛇相守,水聚气生”独特风水格局,郑氏家族一脉相承的千年积淀,浙西南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他就是遂昌县长濂村。
长濂历史:南宋时,遂昌城东的航头(今渡船头一带)郑姓的一支迁居长濂,明代发展到鼎盛阶段。明隆庆年间,村人郑秉厚考中进士,历任江西南丰知县、吏科给事中、福建、广西副宪、江西左参伯等职。他在村中建造宅第,人称“府堂”,又称“相府”。此后,村中名人辈出,各类豪宅和景观大规模修建,大宅毗邻,亭阁耸立,景观蔚然。著名的有镇西楼、鞍山书院、公正亭、偕乐亭、皆春亭、熙照亭、敬义亭、玉峰阁、双清阁、宿云亭、玉泉亭、文昌阁等。
长濂村位于遂昌县城东10公里,北至云峰镇政府所在地社后村2公里。距龙丽温高速出入口5公里,对外快速交通便捷,处于县城通往遂昌金矿的必经之路,至遂昌金矿5公里,交通便利且地理位置独特。村中保留了完好的“龟蛇相守、水聚气生”的村落格局,同时有浙西南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古村的文化气息十分浓厚。
长濂村兼具山区与水乡的特色,再其近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和社会价值。
长濂村保存了浙西南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也是省级文保单位,其中包括了郑秉厚府邸、蒙童书堂、绣楼、滋德堂、宝俭堂、公正亭。建筑保存状态较好,历史特色显著。
(郑秉厚府邸)
(郑氏宗祠)
长濂村另外一处省文保为鞍山书院,鞍山书院位于长濂村东马鞍山麓,相传郑秉厚曾在鞍山书院读书,明万历年间,鄞县人杨守勤曾在鞍山书院任教,后考中状元。书院始建于明代,民国初年颓废,村里郑姓筹资重建,仍保留原来的格局。从书院的建筑风格来看,与明代建筑有明显的区别,而一进天井中老态龙钟的梅桩仍铭刻着书院四百多年的沧桑。
(鞍山书院)
(赤山庙)
|
(状元古道)
针对长濂村独特的资源和环境优势,我们邀请了浙江建院建筑规划设计专家团队编制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规划。提出了作为省级黄金旅游度假区旅游综合服务区的定位。打破了原有长濂村的大明市井、状元书院的品牌形象,树立了新的金矿品牌形象,对整个村落的空间、建筑及整体风貌加以保护性的修缮,同时结合长濂村优秀的文化资源,规划将长濂打造成以黄金文化为主导,状元书院文化、大明文化、风水文化、宗族文化多彩齐放的历史文化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