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单位动态
丽水凝聚乡贤之力,汇聚美丽城镇动力
来源:美镇办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12-01 15:48

丽水市积极探索开展新时代乡贤工作,建立健全乡贤工作体制,推进乡贤组织规范化建设,目前已实现全市乡镇(街道)乡贤联谊组织的全覆盖。结合乡贤行业身份及能力特点,成立建言献策“智囊组”、纠纷调解“和事组”、乡风文明“督导组”、公益慈善“志愿组”等,新时代乡贤汇聚起了美丽城镇建设的强大发展动力。

一是汇聚基层治理动力。利用乡贤道德素养,把握好乡贤道德引领的力量优势,使其在乡镇基层治理工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丽水市实施“乡贤善治安村”工程,探索建立“村两委+乡贤”乡村治理议事制度,鼓励乡贤积极建言献策,帮助调处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乡贤“老娘舅”累计帮助调解矛盾纠纷5100多件次。各乡镇乡贤成立“正道讲和团”“草根调解超市”“红田鱼乡贤调解室”等,用乡音开路、乡情解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青田季宅乡融合“乡贤调解团”力量打造“季宅模式”,全乡实现调解案件数、成功率和协议履行率上升,治安案件数、刑事发案数、上访案件数下降,农村矛盾调解成功率100%。

二是汇聚文明提升动力。充分发挥乡贤的模范作用,致力推进文明事业发展,树立小城镇精神文明新风尚,助推美丽城镇建设。引领乡风文明。全市对乡贤典型事迹、精神进行全方位挖掘宣传,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大力实施“乡贤文化建设”工程,通过建立乡贤馆、乡贤廊、乡贤墙、乡贤窗,开展“乡贤好故事”宣传,积极举办卫生健康、国学礼仪等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乡贤讲堂等举措,为小城镇人文美带来正能量。例如,龙泉市竹垟乡乡贤牵头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及乡风文明监督团,推行“婚丧宴席一锅十菜两点心”制度,促使乡风、家风、民风明显好转;开展慈善公益。利用乡贤资金和人脉资源,发挥乡贤在社会事业、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中的“先锋”作用,全市累计捐赠公益慈善资金1.78亿余元,开展公益活动2252场次。例如,景宁梧桐乡和缙云东渡镇乡贤分别设立的“崇学向善奖励基金”及“助学帮困孝老基金”,青田吴坑乡乡贤打造的“幸福食堂”等,为困难学生就学和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提供了有效支撑。

三是汇聚富裕发展动力。针对乡贤的资源优势、人脉优势和渠道优势,做好牵线搭桥和联络联谊,通过组织高层次人才家乡行、异地商会家乡行、在外侨商丽水行等活动,全市探索每年公开招募100名乡村振兴合伙人,通过投资、合作、招商、技术服务、入股等形式,发展新型农业主体和农村新业态,打造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源。带动产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举办乡贤联谊座谈交流活动1330场次,全市乡贤回归或乡贤发动朋友圈引进项目400多个,投资总额达319亿元。例如,青田三溪口街道 “华侨河长”叶先平投资17亿元,开发以康养、休闲度假产业为核心的威尼斯风情小镇,打造28km瓯江水域的文化旅游产业及养老地产项目,为该地生态服务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人口集聚、产业发展夯实了的基础;带动人才回归。通过“千名人才助千村”“新青年下乡”等行动,为乡村农业主导产业提供专家智力支持,极大改善了偏远山区人才流失的发展困境。通过引导发动,一些在外创业打拼多年并积累了广泛人脉关系、拥有较强实力的新乡贤返乡当选村两委干部,这些“能人”利用自身优势,带动村民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成为了农村发展的“领头雁”。如遂昌新路湾镇蕉川村的两位乡贤回村分别担任党支部书记和村民主任,组建了乡贤发展公司,引进了一个1000多亩的木槿花种植基地等多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让组织涣散、负债累累的空壳村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