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年工作总结
2019年,市建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建设厅的精心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两山”理念为引领,以“丽水之赞”为动力,牢记使命、实干担当,全力以赴推进省市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很多工作可圈可点。
概括起来主要有七个新成效:
(一)“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新成效。全面细化事项标准,推进标准化事项应用,全年共维护权力事项140项,网上办、掌上办率达100%;民生事项28项(含公用服务事项)实现100%“一证通办”;大力实施“多合一”办理,将建筑施工许可、消防、应建人防、质量监督并联审批变为“多合一”审批;大力推行建设项目多部门联合验收,进一步压缩环节,减少办理时间和申请材料;大力提升公用服务,通过提前介入、数据共享的改革,做好用水、用气报装的“4.3.1”工程,即4个工作日时限内、3个环节内、1份材料内。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86个工作日以内,审批事项由133项减至56项,提升审批效率,改善营商环境。
(二)美丽城乡建设取得新成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做好收官开局。我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的总任务158个创建乡镇均考核达标,达标率100%,获得省级样板称号乡镇61个,样板率38.61%,居全省第二位。同时,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全面启动美丽城镇创建工作。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继续领跑。今年新增中国传统村落99个,全市累计已有257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位居华东地区第一、全国第三,有198个村纳入浙江省首批传统村落名单,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一;完成传统村落保护地方立法,《丽水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已于11月1日正式实施;制定《丽水市传统建筑修缮导则》,同时配套出台《丽水市古村落保护修缮预算定额》,已于12月11日发布实施。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相关工作。新增17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莲都区、龙泉市、松阳县、遂昌县、云和县等5个县(市、区)成为省级农房建设试点,松阳村居提升改造改革试点成为全国首个与联合国人居署开展合作的乡村发展示范。
(三)提升人居环境取得新成效。垃圾分类工作提速扩面。截至12月底,市本级城区生活垃圾覆盖面达85.82%,县以上建成区生活垃圾覆盖面达61.12%;完成15个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小区、6条定时定点投放清运试点商业街、6个定时定点投放清运试点生活小区;全市累计处理生活垃圾849038吨,同比增长0.9%。城镇污水管理提质增效。丽阳坑五一溪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住建部联合暗访团的黑臭水体专项检查;全市建设改造污水管网179.013公里,管网排查248.57公里;全市完成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19个,完成缙云县第二污水处理厂、云和县污水处理厂等2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开工莲都区碧湖污水处理厂、青田县温溪江北污水处理厂、遂昌县污水处理厂3座清洁排放技术改造,完成20个老旧小区、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农村污水运维稳步推进。全市完成146个日处理能力30吨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超额完成省、市政府民生实事任务。危旧房治理改造扎实推进。全市完成农村危旧房治理改造2692户、城镇危房改造148幢、7.97万平方米,提前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2750户。
(四)推动建设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建筑业平稳发展。2019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约为386.18亿元,同比下降0.66%,缴纳税收14.26亿元(2018年全年缴纳税收8.74亿元);全年新开工建设装配式建筑项目面积317.65万平方米,新开工建设装配式住宅和公共建筑项目(不含场馆)面积193.11万平方米,住宅全装修项目面积102.2万平方米;大力推进“智慧工地”平台建设,目前一期平台功能模块已基本搭建完成;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落地,成功经受住超强台风“利奇马”等考验,实现“零重大事故、零人员伤亡”。房地产市场调控有效。2019年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215.49亿元,同比增长6.5%,商品住房销售面积250.46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0.9%。12月底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143.88万平方米,消化周期7.63个月。完成《丽水市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意见》代拟稿工作,对办理流程、部门协调机制建立、资金补助等内容进行了优化。
(五)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取得新成效。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截至12月底,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33亿元;积极推进江滨商务中心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已完成总包合同的签订;完成高铁站前广场等改造提升工程;全市新增城市道路81.3公里、绿地面积96.6公顷;全市公共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2%,增长率位居全省第七。园林绿化整体水平全面提高。完成《丽水市沿街立面、公共厕所绿化美化标准》编制印发,完成丽阳门公园公厕(AAA)提升改造,丽阳门公园东南区块绿化提升改造,卢镗街、花园路等沿线以及丽水市绕城线(紫金互通—丽阳街)绿道及景观提升等,缙云、松阳2条绿道入选全省十大最美绿道。同时,运用苔藓及蕨类植物作为城市景观绿化的试点,完成了卢镗街和花园路路口苔藓绿墙的布设,以及市政府东北侧苔藓景观绿地的建设。住房保障成效明显。累计争取到2019年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资金2.84亿元;有序推进公租房扩面工作,丽水全部县(市、区)已将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覆盖面扩大至上年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00%以下的住房困难家庭;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全市棚户区改造开工21325套,基本建成5818套,竣工5339套,交付入住6182套,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此外,深入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有效改善住房条件。
(六)制度建设取得新成效。坚持把各项工作与建章立制紧密结合起来,注重从根本上、源头上解决问题,补齐制度短板。制定实施《丽水市推进装配式建筑实施细则》《丽水市住宅全装修工程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出台一系列《丽水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配套制度,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出台《丽水市新建居住区垃圾分类设施设置标准》《丽水市居民住宅小区电气设计技术导则》(试行),进一步规范我市新建居住小区公共配套设施配置;出台《丽水市绿道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推进我市绿道管理工作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完善,逐步形成了用制度管理、按制度办事的长效工作机制,以制度建设现代化推动实现建设领域治理现代化。
(七)主题教育取得新成效。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结合建设系统自身实际,充分找出、找准当前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做到攻坚克难、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效体现到深化“三服务”中,把“三服务”活动开展得更实、更细、更精准。领导班子成员13次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开展走访活动,现场办结、本部门研究办理、跨部门办理事项共计14件。市建设系统实现主题教育全覆盖,共有12个支部,212名党员全程参与,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12件次,开展认领微心愿和慰问对象12次。
二、2020年工作思路
(一)总体要求
2020年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年,也是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基础的关键年。全市建设系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创新实践“两山”发展理念,聚焦群众关注的痛点堵点和短板问题,提品质、惠民生、促发展,奋力开创丽水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贡献更多的建设元素、建设力量!
(二)总体思路
2020年的总体思路简单地讲就是:坚持一条主线,深化两大改革,努力实现六个提升完善。
1.坚持一条主线
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系列重要指示作为全年工作的主线,牢记建设系统初心使命,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让红色精神转化为“丽水之干”的精神动能,凝聚成新时代丽水建设精神。
2.深化两大改革
一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按照数字政府建设的目标要求,从群众和企业找政府办“一件事”的角度出发,继续规范事项和流程再造,实现项目审批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改革全覆盖;继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建筑施工图图审自审备案制改革、竣工联合验收、1500平方米以下小型仓储工业类项目审批改革;继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实现抽查事项全覆盖,杜绝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问题。
二是深化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继续深化机构改革有关工作。积极把握事业单位改革核心动态,系统谋划、统筹安排、压实责任、严肃纪律,充分做好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各阶段工作。
3.实现六个提升完善
一是以项目建设为统领,提升完善城市功能。紧扣“两山”发展新时代,围绕“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这一中心,以更高站位、更宽眼界、更严标准,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和建设时序,谋划好城市建设项目,扎实推进江滨商务中心、瓯江两岸市政道路管网、城市公园等一批城市道路、城市景观、配套基础设施、绿道网等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首位度、竞争力和整体品质。
二是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提升完善城市管理能力。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理念,充分结合政府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智慧丽水”“城市大脑”,提高政府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结合建设系统工作实际,继续深入开展全市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拟建成涵盖房地产监管、建筑业管理、城市管理、美丽乡村建设、审批辅助类、平台扩展功能、通用业务支撑模块等七大模块的数字化转型“智慧住建”综合管控平台,加强各类城市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2020年,计划建设新农村建设管理系统(包括农村危旧房管理、传统村落管理),编制地下综合管线监测分析系统建设方案,升级改造住房保障系统,提升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是以美丽城乡建设为抓手,提升完善城乡建设水平。致力美丽城镇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的决策部署,认真组织、全力做好我市美丽城镇创建工作,促进城乡融合发展。2020年计划创建美丽城镇样板镇15个,达到美丽城镇一般要求乡镇33个。致力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切实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工作;全面开展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即时救助工作,做好城镇危旧房治理改造的全覆盖、常态化、网格化安全巡查;全力做好2020年26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继续做好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统筹推进全域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使乡村既具“颜值”更有“气质”。
四是以绿色建筑为基础,提升完善建筑产业发展。大力引导绿色发展方式,加强政府协调推动,推进装配式建筑和住宅全装修,推行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推动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融合发展;继续扶强做优,谋划出台新的扶持政策,继续推进我市建设工程综合保险试点工作,进一步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培育和帮扶;试行我市“红绿工地”品牌创建活动,将我省创建“红色工地”相关工作与我市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具体要求相结合,通过树立示范工地,进一步提升质量安全管理和过程控制水平;继续强化施工工地扬尘防治监管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继续加大“智慧工地”建设推广力度,2020年计划开展二期系统建设,继续创新监管模式,逐步增加疫情防控模块、建设工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质量检测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等功能模块。
五是以“房子是用来住的”为目标,提升完善房地产市场。聚焦“房住不炒”,长期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要求,全面落实因城施策和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调控机制,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聚焦“住房保障”,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和城镇住房保障“两手抓”,进一步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确保棚户区改造交付2000套以上;进一步扩大公租房保障覆盖面。
六是以优化人居环境为重点,提升完善城市品质。持续推进垃圾分类。按照垃圾分类“一三五、三步走”和2020年年底实现“零增长”“零填埋”的总体目标,充分运用“跨山统筹”推动完善市域垃圾分类体系,加快推进垃圾分类终端处置能力建设。到2020年底,全市市本级、县以上城市建成区垃圾分类覆盖面分别达90%、70%以上;全市城镇生活垃圾实现“零增长”;新增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0个;新增“定时定点”投放和清运商业街10个、小区10个;资源化利用率力争达75%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加快污水处理功能提升。加大截污纳管力度,实施城镇污水配套管网新建、改造全覆盖工程,持续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截污纳管改造项目。紧盯污水“零直排”目标,深入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改造和城镇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功能提升。2020年,计划城镇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14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改造3座。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20年,全市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0个(包括2019年已开工、2020年续建项目和2020年新开工项目)。
(三)保障措施
1.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同主题教育相结合,同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相结合,同创新实践“两山”理念相结合,同加快高质量绿色发展相结合,深刻领会全会的丰富内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同时,要认真学习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高水平、高质量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推进建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建设系统承担的重点工作多、任务重,且多与民生息息相关,如,垃圾分类、美丽城镇、房地产市场调控等等,都是关乎地方经济社会健康、持续、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身利益。作为城市建设者,必须坚守百姓情怀,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紧盯企业、群众、基层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自觉把住房城乡建设各项工作融入到全市、全省及至全国大局中去思考、谋划和推进,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和成效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以实际行动诠释和践行建设人的初心使命。
3.强化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继续深入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切实提高建设系统广大党员“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政治觉悟和在工作中将“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全面推动“丽水之干”的行动自觉,进一步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全系统干部的党性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健全制度规定、扎紧制度笼子,狠抓作风建设落实,不断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标准、严要求,塑造一支团结奋进、勇争一流的丽水建设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