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成果展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建设成果展示
太平乡植入“五美”实现城镇建设美丽蝶变
作者:杨阳  来源:美镇办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03-01 15:43

近年来,丽水市莲都区太平乡高度重视美丽城镇建设,紧紧围绕上级部署,聚焦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全面厉行“丽水之干”,扎实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各项工作。组建专班挂图作战,“一把手”挂帅指挥;整合全乡项目资源,乡村两级联动全域协同推进;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带动全乡农业产业发展;大力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旅融合的文旅产业;借助灵康小镇项目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在全乡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建成农旅、红旅、果旅融合的生态康养示范乡,建成环境优美、人民幸福、和谐安康的美丽太平。

补短扬长,为美丽城镇增添“美”元素(环境美)。太平乡整个乡域地处括苍山、洞宫山脉的仙霞岭余脉之间,丹霞地貌,可以说是“百座山头、十数坑山坑之水汇成河,巨溪、太平港,溪水穿境入瓯江”,森林覆盖率达86.89%,主要为太平港(又称小安溪)全长45.4公里,巨溪全长22.5公里,其余还有木后溪(5.85公里)、学坑溪(7.2公里)、长乐坑(6.5公里)等,相继建成枫树圩、梨园、太安、学坑、巨溪、朱弄富银、雅二、双坑口、溪上等电站。结合太平乡优质的生态资源和全域环境现状,特聘请蓝城设计公司合伙人游佳女士作为太平乡美丽城镇建设规划师,结合全域资源、人文等情况设计出属于太平乡的美丽城镇建设规划。太平村距离丽水北高速口仅10分钟车程,乡内无断头路,穿乡公路得到规范化治理且事故逐年降低。2020年全年完成156户困难家庭C级、D级住房治理改造,10个饮用水达标提标项目已全部完工。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打出“清、理、拆、改、建、管”组合拳,从“面子美”到“里子美”,再到“处处美”,利用红黑榜制度,19个村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垃圾桶,垃圾清运车等各类设施完善,全乡共有两个垃圾中转站,两个补火队,设施完备,运行正常,各村有村级扑火队、建设有紧急避灾点。

辐射牵引,为美丽城镇增添“福”元素(生活美)。灵康蓝城·杏福康旅小镇项目位于吾古村旁小安溪流经基地,在丽水“一核三区”的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中,基地位于北侧白云山区域,山水汇聚,生态基底优良,是美丽城镇建设的关键支撑。全乡拥有80岁以上老人1075名,90岁以上老人183名,100岁以上老人3名,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灵康蓝城·杏福小镇项目依托我乡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长寿文化,以产业、配套、住宅相互依托、紧密结合,打造集医疗、高端住宅、颐养生活及园区完善的物业服务于一体的全龄康养美丽城镇,总投资达50亿元。联动推进区乡村民生实事项目,逐年逐项完成道路提升、公厕建设、机耕路硬化、路灯、老化电线改造、移动大喇叭安装等,全面提升生活配套设施。全力抓整治、提品质,群策群力建设美丽家园,全域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厕所革命”等,积极打响蓝天保卫战,全面禁止秸秆焚烧。结合“组团下访”“三服务”活动,深入了解农民收入情况,对排摸上来的情况进行分类疏理,分别建立档案,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增收方案,扎实开展“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活动,持续稳定提升农民收入。19个村均成立乡贤联谊会,建立427名乡贤名册库,为乡贤回归、发挥作用搭建载体平台,促使“太平人经济”转化为“太平经济”。

聚焦特色,为美丽城镇增添“果”元素(产业美)。水果是太平乡的支柱特色产业,水果种植面积2.18万亩,其中:柑橘1.5万亩,桃子0.3万亩,枇杷0.38万亩。牛头山蜜桔、下夭白枇杷、长濑无籽瓯柑、横岗迎庆桃等产品享誉市内外。下夭村建成了全省首个枇杷种植温控智能大棚,全省首家枇杷文化博览园初具雏形,2020年240万斤枇杷全部售罄,销售收入达2000余万元,今年枇杷小年,产量为去年三分之一,精品枇杷单价可达60元/斤。太平蜜桔是莲都最老牌的水果之一,上世纪70年代便久负盛名,2019年竹舟村重振牛头山蜜桔品牌并开始投产,产量有5万斤,单价为10元/斤,全部售罄脱销,今年产量预计可达10多万斤。长濑村发展瓯柑产销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建成无籽瓯柑基地80多亩。每年接续举办系列水果节,如今年举办枇杷节暨百岁老兵(党员)见证家乡--康养太平活动,对太平枇杷等水果再次进行了推介,与莲都农商银行签订了《红绿融合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并对太平乡整乡授信三亿元、水果种植产业授信一亿元,持续提升太平水果知名度美誉度。

厚植文化,为美丽城镇增添“红”元素(人文美)。太平乡是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之一。1930年夏,红军在三岩寺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景区内胡公洞(亦称红军洞)是工农红军指挥部。1938年8月,我党在太平乡开办了著名的“浙江省建设厅太平特约经济建设试验区”,中共丽水县指派青年部长曾涛同志去太平担任经济建设指导员,三岩寺内相关设施得以专业保护完整。2020年,在全市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活动中,区旅投公司牵头开展了三岩寺旅游整体规划,努力促进红旅融合发展。全乡共有58处不可移动文物,明、清47处,民国7处,其他近代文物4处,均保护完整。不断推进基础设施有机更新,太平乡已建设绿道1000米,完成16个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建成20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积极组织开展巨溪春晚、文化礼堂“春泥计划”、慈孝耕读等活动,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发展,乡风文明不断进步。乡域范围内建设有卫生院2座、村卫生室6个、幼儿园2座、小学2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6家,实现全覆盖,建成残疾人之家并投入使用,生活设施完善。

标本兼治,为美丽城镇增添“和”元素(治理美)。始终坚持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以“平安靠平时、化解在初时、解决要及时”理念,注重初信初访,充分发挥乡矛调中心、自联会作用,乡村干部合力扭转社会风气,重点信访对象从2016年的11人降至1人,省市交办信访件(不包括乡内化解的信访件)从2017年16件降至2件,涉纪信访举报件从2018年57件降至2020的19件,2021年截至目前为0件。率先在全市推行以市场化运作推进“自治联合会”建设,注册成立莲都区首家民办非企业单位,有效防止矛盾纠纷向上传导、向外溢出。乡域社会环境全面优化,彻底改变了“北乡蛮,蛮在太平”的不良刻板印象,基本做到了“太平本地不出事、太平人不外出惹事”。结合“四个平台”“综治系统”打造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体系,加强村级网格网员、调解员等队伍建设,利用基层“一张网”,第一时间掌握村级动态,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网格化+市场化+数字化”为路径,创新构建集约化一体化“民情通”智治管理平台,盘活乡村数字资源。组建乡村两级志愿服务队,每村每月结合特定主题,开展不少于2次志愿服务活动。

青砖黛瓦古韵悠,山水为脉共富美。太平乡自美丽城镇创建以来,以立标杆、当示范的姿态,抓纲带目、压茬推进,尽锐出战、善作善成,全力助推太平美丽蝶变。下一步,该乡将继续接续奋斗、务实苦干、争先创优,为“美丽城镇”建设贡献更多的太平经验、太平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