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单位动态
丽水有4个样板区上榜
  来源:美镇办风貌办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12-22 15:37

日前,省建设厅公布浙江省2023年度第三批城乡风貌样板区名单,全省共58个城乡风貌样板区入选。我市缙云壶镇溪头老街传统风貌样板区、松阳三都-四都“古村秘境”县域风貌样板区、龙泉住龙-锦溪“红色山水·休闲旅宿”县域风貌样板区以及庆元黄田-竹口“世界竹海·铅笔之都”县域风貌样板区等4个样板区入选。

城市风貌样板区

(传统风貌区类)

缙云壶镇溪头老街传统风貌区

缙云壶镇溪头老街传统风貌区位于壶镇镇,北至安居东路,南至壶南线,东至石龙路,西至溪东北路,总面积约22公顷,是缙云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格局、古镇风貌和商贸文化融合一体的街区。

风貌区围绕“主客共享、古今共融”总体思路,立足“壶镇百韵·商贾老街”形象定位,通过环境整治、空间优化、场景打造、业态植入,基本建成一个时尚、活力、本土、创意的传统风貌区。

在规划建设中,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主线,以传统节庆为核心驱动,以暖心服务为特色亮点,以优享慢行为基本串联,利用闲置三角区,创新培育“共富夜市+停车场”项目、点亮溪头老街风貌区“夜生活”等方式让风貌区充分彰显新的发展活力。此外,样板区还将商贸文化融入老街打造,加大文旅产业、精品老店、新型业态的招商引入;统筹处理保护与利用、历史与现代、局部与整体等关系,推动历史脉络重建和未来空间塑造。

县域风貌样板区名单

松阳三都-四都“古村秘境”县域风貌样板区

松阳三都-四都“古村秘境”县域风貌区位于松阳县东北部,涉及三都乡、四都乡两个乡镇11个行政村,总面积10.56平方公里。

样板区四面环山,平均海拔在 600 米以上,生态环境优越;保留10余个格局完整、保留完好、极具特色的国家级传统村落和120 多处历史文化建筑,以及庙会、舞龙灯、请年神、竹制品编织等民间传统习俗和生产工艺,文化底蕴深厚。

风貌区以“云隐古村·江南秘境”为形象定位,把风貌区建设结合推进共同富裕大局,系统谋划、科学布局、精准实施,打造“整体大美、浙江气质、松阳韵味”的风貌样板区。

同时,风貌区维持原生态的田园风光,维持原住民的主体地位,维持原滋味的特色文化。结合 4A 级景区镇创建、美丽城镇创建、未来乡村建设等工作, 聚集擦亮生态本底、“绣”出最美风景、赋能古村产业、优化感知路径四条行动跑道,谋划实施项目 39 个,扮靓风貌区的生态底色,提升风貌区的共富成色。

龙泉住龙-锦溪“红色山水·休闲旅宿”县域风貌样板区

龙泉住龙-锦溪“红色山水·休闲旅宿”县域风貌样板区位于龙泉市西南部,依托G528国道串联起省级美丽城镇样板镇住龙镇及省级达标乡镇锦溪镇,总面积约52.23平方公里,生态底色优良,红色资源丰富。

风貌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4.08%,拥有镇野交融的生态源地,区内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完善。且历史文化深远,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要素多元融合,拥有中共浙西南特委旧址、红军老街、红军广场、弹孔遗址等红色文化旧址,并创造中国革命时期“四个第一”。

此外,风貌区以“红色山水·休闲旅宿”为形象定位,对标打造“红色党建统领、两山转换示范”共富样板建设。实施项目强基工程,通过政府投资引导,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目前已全部完成25个项目建设。

庆元黄田-竹口“世界竹海·铅笔之都”县域风貌样板区

庆元黄田—竹口“世界竹海·铅笔之都”风貌区位于庆元县西北部,全长约22公里,面积约18.93平方公里,起始于黄田镇曹岭村,终止于竹口镇新窑村,是庆元出入外界的门户和窗口。

“世界竹海·铅笔之都”风貌区样板区内拥有《三字经》创作地、竹口战斗遗址地、崔上革命根据地等文化遗存和诸多非遗文化;是百山祖国家公园核心区、连动区,拥有新窑十八卡、黄坛龙井、龙头山杜鹃、三坑平板溪,以及十万亩竹海、万亩水干果基地;区内竹口还是中国铅笔第一镇,黄田是中国灰树花之乡,黄坛水干果园区是庆元甜桔柚主产区。

此外,样板区注重风貌提升,以项目促提升,实施“柏小线”“枫曹线”改建工程,打通黄田、竹口发展“动脉”、打造环形美丽廊道,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立足区域内资源优势,打造红旅融合、工旅融合、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四条精品旅游路线,打造产镇融合示范带。推行“廊桥说事”一线工作法,建立边界流域生态保护协作机制,以及研发“数智黄田”“数智竹口”等管理平台。

今年以来,丽水市风貌办坚持以“全覆盖、优特色、多类型”为原则,统筹推进全市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并在具体工作落实中,通过制定年度督导计划、搭建季度通报平台、编发月度工作简报,进一步强化专项督导、点评通报、信息交流以及经验互通,从多角度、多时段、多举措出发,有力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截至目前,今年我市累计共有21个城乡风貌样板区列入省级样板,九县(市、区)实现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