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晴空碧蓝,立于突石之上极目眺望,苍翠的群山横亘连绵。在群山的掩映下,不远处茶园基地里的千亩高山有机白茶,墨绿中夹杂着些许黄绿和嫩绿,随着和煦的山风摇曳,山脚下的农房屋顶上,连片的太阳能光伏板在日照下闪着耀眼金光。这里是念好绿色“共富经”,跃变成为山村“金凤凰”的景宁畲族自治县梧桐乡凤凰村。
距离景宁县城33公里,平均海拔在700米以上的凤凰村是典型的偏远民族村,全村人口916人,外出务工的就有569人。人口大量外流、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市场化程度不高,为破解山村发展困境,村两委班子积极开展商谈、广寻治村良方,最终谋定发展路子:决定成立凤凰股份经济合作社,让合作社充当山村致富的“发动机”“火车头”,将分散的个体经营统筹到集体共治的模式中来。
村两委秉持共商共谋、共建共享的原则,激发出“众智”,汇聚起“众力”,更好地拓宽发展思路、厘清村级家底、盘活闲置资源,确定“一片叶”和“一张板”为产业培育方向,大力发展高山有机茶和屋顶光伏联建,助力富民增收,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度,进而让凤凰村在山区共同富裕特色之路上迈的更稳、行的更远。
白茶产业是凤凰村的传统产业,村内茶叶种植品种丰富,有银霜、白茶、乌牛早、老茶等不同茶品,据资料记载,凤凰村高岗老茶的种植历史已超过50年。为了让老产业焕发新活力,凤凰村以“生态有机,白茶富民”为发展导向,与浙江景宁慧明红茶业有限公司开展合作,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创建惠明茶“千亩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同时借力浙江万里学院和县农业农村局的专家进行技术扶持,着眼“技术培训,减肥降药,提质增效”三大行动,真正让高山白茶产业转向发展的“快车道”。
如今,投资近400万元的惠明茶生态示范基地一期二期项目已经建成投产,三期项目正稳步推进,凤凰村的茶园面积已近2000亩,占到了全乡茶园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成功“跻身”茶叶大村行列。“在规模化护育下,我们的茶产业优势不断巩固,每年干茶销售3000余斤,年销售额50余万元。今春早茶的最高日产值达10余万元,将带动农户250余户,增收300余万元。”凤凰村党支部书记任慧明介绍。
有了好收益,凤凰村借势发力,将目标锁定在打造茶叶的市场化和品牌化。通过连续多年参加金奖惠明茶斗茶大赛,荣获“千年惠明,百年名茶”优胜奖,让凤凰的高山有机白茶知名度日渐攀升,“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已新建成茶叶加工厂,接下去将借助“景宁600”精品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启动凤凰村茶叶商标注册,创建生态高岗白茶品牌,努力集聚品牌效应!”任慧明说。高岗优产,茶香四溢,以小小的一片生态“绿叶”激活村庄内生动力,老百姓的生活不仅充满前景,更将收获好“钱景”。
如果说,凤凰村将小小茶叶点“绿”成“金”,实现绿了乡野富了百姓,那么依托片片光伏电板,则照亮了乡村振兴的未来之路。
自2017年以来,凤凰村抢抓县民宗局大力支持民族村发展光伏产业的重大发展机遇,巧妙借助村委办公楼楼顶和闲置农房屋顶设计铺设光伏发电板,同时积极“问海借力”,争取190余万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山海协作”帮扶资金,启动建设屋顶光伏电站。此后,又先后利用帮扶资金投入40万拓展扩容,全面推动绿色阳光产业在凤凰生根发芽。
据统计,截至目前凤凰村建有王山头、突石头下两个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安装太阳能光伏电池板1480余平方米,总装机容量230KW,年发电量约为49万千瓦时。
凤凰村驻村干部蓝丽婉算了一笔收入账,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光伏发电的电量享受0.35元的国家度电补贴,余电并网则由县电力公司按0.415元/度的脱硫燃煤标杆电价收购,每年将至少为村集体带来35万元经济收入,也就是说靠着高科技,晒晒太阳,农户就能增收致富。
太阳底下一片片光伏电站熠熠生辉,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用上了清洁能源发的电,村里的生态环境也没有遭受破坏,年末还能参与集体分红,这个“铁杆庄稼”真正鼓了村民的钱包,护了村子的生态。依托一张“板”,书写绿色生态文章,村集体经济在自我“造血”的过程中得到不断深化。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勤劳的凤凰村人在推进产业兴村的事业中正干的火热,面对实现山区和民族村共同富裕的目标,他们有着幸福的盘算。夕阳洒满山头,一阵风吹来,美丽的“凤凰”正引吭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