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图片资料
文脉延续: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
  来源:浙江建设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06-29 11:10

三庙文化交流中心位于丽水市松阳县西屏古镇的中心,是著名建筑师刘家琨的设计作品。项目以文庙、城隍庙两座历史文化建筑为核心,以老区委办公楼、老粮仓、老幼儿园、老银行、老电视台等五座老旧建筑为依托,对整个区块进行改造与更新。整个文化中心以“泛博物馆”为设计理念,将整个区块作为展示旧城景观、存续非遗文化的泛博物馆,为松阳老城创造一个富有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兼顾现代功能和当代形象的文化综合体。

新旧融合,延续街区历史文脉。三庙作为松阳人一直以来的公共活动场所与精神中心,周边保存多个时期的历史建筑,并有数十棵古树名木生长其间,区块文化底蕴深厚。对文庙、城隍庙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时,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将老旧建筑遗留下来的砖、瓦作为建筑改造首选材料,通过加固房屋结构,保留古朴的外立面,延续建筑原有风貌。同时在基地内植入连续的深红色耐候钢板风雨连廊,串联起各个建筑空间。窄处为廊,供人停留休憩;宽处为房,容纳新增业态。整体营造出一个既公共开放又富于传统情致的文化休闲体验空间,新旧建筑在形态、色彩、空间和功能上实现有机融合。改造后的文化中心区块与周边的城市肌理融为一体,最大限度的保存和延续了区块空间肌理和历史文化脉络。

激活场所,拓展空间使用功能。三庙区块环境较为复杂,首先梳理出片区内具有历史及文化价值的遗存,对不同等级的现存建筑进行专业评估,按照各自的保存状态及管控要求进行分级谋划利用。基于空间原有使用属性对不同场地进行功能拓展,将文庙规划为松阳文博论坛及松阳非遗学院等文化展示活动空间,城隍庙改造为非遗剧场和公共活动空间;结合原区委办公楼结构特点,保留原有空间分隔方式,改造为精品酒店;根据粮仓内部空间宽敞的特征,改造为艺术展览馆以及创客艺术空间,充分发挥场地原有空间的效能。

全程管理,探索保护利用模式。项目更新立足于片区整体提升,将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前期策划、设计、投资、到中期建造实施,采取全流程实施的项目总承包,探索专业团队全过程执行项目“策划、设计、投资、建造、运维”模式,使得松阳文庙、城隍庙文物建筑及片区的文化社会属性及多方位价值、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发挥。项目整体运维环环相扣,避免出现项目前期定位不明、建造完成度不高甚至造成破坏、投资和建造完成后无人运营或者运营水平不高、重要环节缺失等不利情况。探索适应文物保护单位特点的新型更新利用模式,实现历史文化建筑的有效保护以及活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