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莲都区以持续推进“古堰画乡·诗画田园”县域风貌样板区为契机,着眼于共富基本单元竞争力提升和现代化美丽城镇为目标,进一步补短板、重融合、强路径,在诗画田园描绘了一幅美美与共的共富新图景。
凝心聚力,高质量打造共富单元建设平台。一是平台拓展服务先行。围绕四大主导产业,源源不断引入“源头活水”,近年来成功引入的蚂蚁、华为、百度等头部企业项目相继落地,引吸10多家数字经济骨干企业入驻,30多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二是项目建设大干快上。扎实推进风貌区项目建设,碧湖镇实施重点项目106个,完成年度投资67.24亿元。其中镇域生态整治及环境修复等一批关键项目建设完工;万洋PPP等一批优质项目竣工验收;采桑未来社区等一批重点项目高速推进。三是智慧赋能跟踪服务。加强项目全周期管理,通过莲都区“鱼”你共进系统,对项目进度和投资额度开展周晾晒,月督查, 以“红黄蓝绿”四色亮灯展示进度排名,形成项目建设进度大比拼新局面。
精准施策,高标准提升共富单元治理水平。一是加大市政设施建设力度。开工建设S328省道路灯亮化、江南路外立面改造及沿江游步道工程,启动新城垃圾中转站和碧湖镇给排水改造提升工程等一批治污项目,持续推进总投资7287万元的碧湖西生活道路区块网(二期)等一批续建项目。二是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抓好城镇卫生管理,加大镇街巷弄市政维护和园林绿化养护,破解集市占道经营、夜摊早市无序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老大难问题。共巡查出动60余次,现场处置问题100多个,投入绿化养护资金200万元。三是提升公共设施服务品质。大港头未来社区合理布局超市、邮政、购物等网点,改建城市书房、文化礼堂等场景空间,通过“莲都区大港头未来体验”小程序端,实现九大场景应用线上线下结合,提高数字化治理水平。
特色工坊,高效能拓宽共富单元就业路径。一是打造农旅融合工坊。通过“古村+众创”“村集体+公司+农户”等模式盘活村庄闲置房产,先后打造“养心谷”“欢庭·下南山”“莲丰享”3家农旅融合共富工坊,打响了堰头村“金盆露”、松坑口村“倪老腌”、中岙村“宅里红”3家品牌,借助直播带货形式拓宽销售渠道。二是打造共富车间。碧湖镇以“建坊赋能,吹哨报到”为目标,推进菲可童装、瓯碧园、鸿泰鞋业、诚信家纺4家来料加工共富工坊建设;依托恒大电气等本地龙头企业,吸引周边村民进厂就业,打造“共富车间”,共解决周边村社200余人就业问题,实现人均月增收4200元。三是打造艺术工坊。大港头镇依托“绿水青山”生态本底和油画艺术文化,打造画乡“艺术工坊”,共有油画企业和工作室126家,入驻文创创客300人,民宿(农家乐)156家,创造就业岗位2200余个。
文旅融合,高水准展现共富单元靓丽颜值。充分发挥“古堰画乡”国家旅游景区的地理环境优势,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一是推动红色资源串珠成线。打造全市首家党建美术馆,与浙江军工厂遗址、百年党报馆等红色地标形成红色路线,成为首批市干部教育教学五星基地,带动画乡旅游热度持续攀升。2022年文旅投资达2.61亿元,镇区游客接待量56.9万人次,营业收入702万元。二是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把观光露营、亲子采摘、生态康养融入到农业经营模式中,培育多元化的“山区农旅”综合体发展路径。2022年莲丰享农庄、九龙热带水果园、南山民宿集群等民宿农家乐接待游客21.8万人,营业收入2300万元。三是增强景镇辐射力影响力。通过举办体育赛事、研学等活动,提升景区知名度。2023年4月成功举办莲都碧湖新城田园半程马拉松赛。共有来自全国各地2500位选手参加了赛事,全方位感受风貌样板区宜居宜业、绿色生态的城乡气质和独特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