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单位动态
朝晖未来社区:“迎亚运”城乡品质提升
来源:市风貌办(美镇办)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08-29 16:16

朝晖社区常住人口约11000人,东至杜桥后山,南至溪滨北路,西至迎晖门,姓丁后山,北至黄龙路,辖区面积0.688平方公里。自成立以来,朝晖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省百佳社区”、“省示范社区”、“市文明社区”、“现代社区”、“省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省民主法治社区”、“省无障碍社区”等多项省市级荣誉。2022年10月,位于旭山路462号的社区综合体正式启用,一站多能,社区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朝晖社区将重点聚焦在“一老一小”、党建智治,力争达到基本公共设施完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健全、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活动空间充足、物业管理全覆盖、社区管理机制健全的建设标准要求,着力探索全域高质量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和运营的新经验。以未来社区创建为契机,推进智慧管理、社区邻里、全龄教育、商业服务、设施配套等基础公共服务落实,打造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服务、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的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

同时依托社区内浓郁的黄帝精神,开展各类黄帝文化活动;依托“耕读文化”,开展青少年素质拓展课程、成年人技能培训课程,打造老年人 “常青课堂”,打响 “书香朝晖 ”特色品牌。

打造党建品牌深化共建共享,加快完善未来社区建设标准。

贯彻“两学一做”主线。通过深入“三会一课”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组织主题党日活动,七一带领党员参观红色文化遗址,邀请党校老师为全体党员上党课;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认真做好培养、发展、纳新工作。

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共建单位共开展志愿服务1501次,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文明城市创建、防诈骗、反邪教宣传、平安社区大巡防等活动之中,共实现志愿服务2368次,微心愿认领42个,156人次。

推动“红色业委会”建设。搭建红色体系。建立“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组织架构,联合社区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加快小区党小组、红色业委会、社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建设。开展“红色业委会”集中换届工作,制定文晖名苑、锦绣城业委会选举工作指引和履职负面清单,重点引导热衷公益事业、服务意识强的党支部委员、楼道长、志愿者担任业委会成员,其中,文晖11名业委会成员中,党员6名,业委会党员比例均达55%以上。

提升网格智治,推动未来社区公共服务集成落地。

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加快产权梳理整合,加强建设运营的统筹,完善教育、医疗、养老、托育、体育健身、文化服务、交通物流、商业服务、物业服务、智慧安防、社区基层治理等各类配套设施配置。

(一)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力度,突出对“一老一小”群体的服务,加快完善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集智慧健康站、托育服务设施、养老服务设施、老年食堂、妇儿服务驿站等设施于一体的未来社区公共服务矩阵,努力实现按需配置、全面落地。完善社会保障服务:定期开展辖区低保低边户慰问,送上生活物资;完成年度残疾人动态更新工作,登记残疾人员83人次,办公场所增设信息无障碍服务箱、轮椅、台阶斜坡等无障碍设施。推进人武拥军工作:动员辖区适龄青年参加征兵初检54人次,2人应征入伍服兵役;接收退役军人2人;在册退役军人396人,发放年画198人次,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342人,已发放315人;办理困难退役军人生活补助1人次。重视“一老一小”慰问:完成慰问337人次,其中退离休干部40人次、重阳节高龄老人慰问203人次、老年协会会员住院慰问28人次、遗属慰问7人次、居民代表慰问59人次。

(二)实行数智管理进社区,提升社区满意指数。一是数智化管理。采用村社基层组织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一社一档数据库,定期上报智慧社区建设进展,动态分析小区服务管理情况,统筹调度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物业服务落地落实。二是数智化服务。通过“金数据”信息系统,开发智能报表工具、智能摸排表单,全面纳管社区党组织、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工作主体,实现数据自动归集、工作全程留痕、结果可视可查,一体增强社区治理和服务群众能力。

盘活优势资源,加强未来社区文化挖掘和特色营造。

朝晖社区一社一品建设,坚持整体规划、优化资源、突出特色原则,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落实文化惠民。以“文化阵地+志愿活动”撬动居民参与社区共建共享,进一步打响“书香朝晖·崇学向善”品牌,赓续黄帝精神力量,发扬勤学文化和慈孝文化。

(一)文化养老满足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需求

在老年大学开设舞蹈、表演、木玩、锣鼓班,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打造了一批具有社区特色的品牌项目,如“婺剧文化培训”、“民族器乐培训”等,并以剪纸、微书、绘画为特色创建非遗文化屋、收录展示剪纸、根雕等亮点文化作品,借助文艺力量凝聚人心,使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释放“银龄效能”。

(二)全民阅读助力村社振兴

以崇学书房为主阵地,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开放社区阅览室,在朝晖公园、景谷花园、锦绣城小区等地打造“漂流书屋”、“读书家园”,与辖区学校共同举办“书香朝晖”读书节、儿童心理讲座等活动,培养居民培养阅读习惯、提升文化素质,推动辖区文化建设。

(三)红色屏障牵动党员志愿服务

社区党员志愿者组成“安全卫士”服务队,通过志愿服务积分管理,积极推进社区重点工作的宣传和落实,及时化解社区各类矛盾纠纷,排除不安全因素因素,打造社区平安和谐“红色屏障”。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2万余人次。2022年度,朝晖社区被评为省级“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四)慈孝关怀延续人文精神

“儿童之家”凝聚了青年党员、“五老人员”等社会志愿力量,定期组织慰问辖区困境儿童,了解具体情况和实际困难,开展结对帮扶,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身边。“博爱超市”针对独居老人、低保户等特殊群体,发放紧急联系卡,建立特殊群体专管档案。“老年助餐点”与光大养老院合作,为独居老人提供就餐便利,展现人文关怀。

(五)文化反哺为家乡建设赋能

浙江扬帆控股集团董事长樊培仁曾是社区居民,浸润朝晖书卷气。企业壮大后,他为县慈善总会捐赠500万元,还捐建了缙云县培仁小学,主动补齐了社区景谷花园围栏修补的资金缺口。书香育人馈社会,社区在发扬缙云勤学苦读文化的同时,也凝聚了众多乡贤力量,为家乡建设赋能。

加快提升改造美化社区环境,联动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一)加快补齐城镇老旧小区公共服务短板。通过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增建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利用既有建筑植入公共服务功能等方式,推动落实各类公共服务和普惠服务。如对于城镇老旧小区中存在的闲置用地,增设公共服务设施,如老年食堂、老年大学、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公园绿地、自助售药机等,提供居民所需的各类公共服务。

(二)改造利用既有建筑植入公共服务功能。对于老旧小区已经老化的建筑物加以改造,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如将老社区地址改造为老年食堂,为年迈老人提供用餐地点,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开设非洲鼓、唱歌班承办场地,主动征求老人意见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三)落实各类公共服务和普惠服务。申请民生实事项目,鼓励和支持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进入老旧小区,如设老年无障碍设施、居民楼边的太阳能灯等,方便居民生活。同时,积极推行普惠服务,如提供免费的两癌筛查、慢阻肺筛查、为适龄儿童联系合适校区接受良好的教育资源等,让辖区内小区居民能够享受到公平公正的“一站式”服务,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