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成果展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建设成果展示
喜迎亚运 丽水市美镇建设念好“山”字经跑出共富“加速度”
来源:市风貌办(美镇办)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08-29 16:08

2023年以来,丽水市以“全域美丽,全民富裕”为美丽城镇建设的奋斗旨归,以迎亚运城市品质大提升行动为契机,系统推进环境治理和城乡品质提升工作,着力绘就多彩美丽城镇画卷,为金秋九月的亚运省会献礼、护航,为展现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风采贡献建设力量。

聚力城市品质提升,激活“亚运动能”,赋能美丽城镇焕发光彩

借亚运东风,丽水市美镇建设依托“十大专项”行动的开展,加快推动城镇硬环境升级,助力基础设施现代化,加强数字治理,高质量落实“十个一”为标志的美丽城镇建设要求,展现生态文明之乡的“浙派”风采。一是多措并举,提升环境品质。庆元县开展城市小微空间提质增彩行动,完成街头绿地微提升6处。其中:结合春秋季补植工作实施,完成方言小品景墙、法院转角廊头坐凳、君望门前连体树池、东环路大桥街头绿地微提升4处;结合庆元大道黄坛至龙珠湾段景观提升工程实施,完成黄坛、香菇小镇提质增彩微改造2处。二是多管齐下,开展基层治理。遂昌县全方位筑牢平安护航亚运会的“铜墙铁壁”,持续巩固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成果,坚决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大力开展针对重点领域的安全攻坚行动,全方位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切实做好夏季高温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减少各类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为亚运会营造良好和谐氛围。三是多点开花,构建文明城市。文艺赋美推动艺术迎亚运。缙云县举办喜迎亚运婺剧音乐会,加大婺剧文化传承和传播,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推动辖区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点靓乡村风韵。文明实践推动有礼迎亚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文化礼堂,开展春泥活动,有效缓解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儿童“看护难”问题,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儿童深入学习和领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街道机关和各村、企业的党员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亚运文化、特色服务等内容,深入开展文明宣传、文明实践等各类活动,树立典型示范引领,倡导全民亚运志愿风尚,掀起文明创建热潮,营造人人讲文明、人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

融汇农业致富妙策,打响“亚运品牌”,助力美丽城镇创新蝶变

对标亚运特色品牌创建系列要求,推进民生事业可持续、综合化、高质量发展,丽水市着力探寻农业农村改革的创新蝶变路径。遵循“因地制宜”的建设原则,聚焦开掘域内城镇建设的内在潜能和源泉动力,以“产业美”带动“共同富”,续写美丽城镇建设“新篇章”。一是聚焦“特色产品”创新发展。紧扣亚运时代,抓住发展机遇,增强市场竞争力,让木制玩具从中国制作到中国创造。云和县积极引进高校专家团队,为企业送人才、搭平台,越来越多的自主研发、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木制玩具开始走红。目前云和全县共有木制玩具生产企业1000多家,成功注册“云和木玩”和“云和教玩”两个集体商标,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浙江名牌产品3个,木制玩具产品达十大类、上千个系列、数万个品种,产品畅销世界76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同类产品的56%、浙江省的70%。二是聚合“农业改革”发展支点。植根地域特色,挖掘生态优势,坚持高标准谋划、高站位布局,从走美丽乡村跨越至走美丽城镇之路,坚持统筹融合、提质增效,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莲都区岩泉街道通过产业发展、就近就业、土地租赁等途径,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实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菜单式”产业扶持政策和“雨露计划”,惠及产业扶持对象89户,补助资金16.5万元。2022年,岩泉低收入农户收入达到13330元,万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实现清零。三是聚力“共富共美”发展落地。聚势谋新思变,推动农民、村集体实现“双增”。景宁县梧桐乡强技共富学堂中药材种植与加工培训班在梧桐乡共富学堂开班,邀请浙江省中药研究所、驻梧桐科技特派员江建铭以《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暨黄精生态种植与全产业链创新》为题,进行现场授课,吸引了乡、村党员干部、中药材种植户等30余人参加。培训课上,江建铭通过知识讲解、现场互动、答疑解惑等方式,围绕中药材发展历史、药材市场行情、黄精种植技术等重点内容进行系统讲授,并现场与学员们探讨本地中药材产业发展状况,交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对于如何做好中药材产业促进村民、村集体“双增收”进行了深入讨论。

共促文旅深度融合,开掘“亚运潜能”,驱动美丽城镇产业升级

“秀山丽水、天生丽质”丽水市以生态为底色,聚焦“打造全域样板,实现全域美丽”的建设目标,借助亚运的契机,推动文旅融合。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向亚洲人民展现“浙”派风采、处州风姿。一是打造“全方位”产业联动格局。坚持融合发展,培育多元经济业态,松阳县平田村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翎芳魔境合作推出“云上艺堂居”,打造传统中式食材制作和西方烘焙体验空间,以艺术家工作室为载体创立“云缬”文创品牌,发展食品+艺术创意产业。整合全村103亩闲置土地,创新发展自然农法、原种农业等高品质农业,并通过品牌化运作模式开发白萝卜片、端午茶、“爷爷家”的茶等旅游伴手礼,亩均增收8000余元。二是打通“全链条”产业融合筋脉。利用宝溪是近现代龙泉青瓷发祥地和世界龙窑集聚地优势,开展喜迎亚运系列烧制活动,持续打响“不灭窑火”龙窑烧制品牌。宝溪将依托龙窑研究会、大师工作室等平台,进一步丰富开窑活动内容,创新推出窑工小食等伴手礼,传承好文化根脉。建设宝溪龙泉青瓷艺术展览馆,集中展示博大精深的近现代龙泉青瓷文化和宝溪龙泉青瓷艺人的精湛技艺,使之成为宝溪乡村旅游的又一特色亮点。发挥青瓷大师乡贤作用,联系好、服务好宝溪乡贤,着力发挥青瓷大师、艺人的影响力,为“天下龙泉”城市品牌建设助力,让龙泉青瓷更好地走向世界、走进人心。三是打开“全覆盖”产业迭代市场。青田县石坑岭生态茶园坚持围绕“红旅+文旅+茶旅”融合发展,联系中茶院提供专业技术保障,全过程帮扶提高种茶、采茶、制茶的技艺,让茶叶更富价值,提高茶产业质效,实现茶产业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精准链接。并为茶叶种植户授予“茶香绿谷 共富工坊”牌子,借助共富工坊,让原本快要荒废的老茶场重新上阵,为近20名本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