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松阳县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为切入点,迭代深化“千万工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之路。2024年9月,松阳县“拯救老屋”场景应用入选2024年全省数字文旅优秀示范案例名单;11月,四都乡陈家铺村申报的《念好“山”字经,跑出共富“加速度”》案例入选“2024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优秀案例”名单。
一、加强顶层设计,搭建保护体系
一是统筹规划引领,整体推动促保护。成立名城古村老屋保护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推行“五个一”工作机制,编制《全县域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总体规划》等规划,构建“一环六片”的整体空间格局,明确各片区发展定位和特色,推进乡村差异化、特色化联动发展。二是严格风貌管控,修旧如旧换新颜。制定出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建设和房屋处置备案管理工作规程》,对所有涉及传统村落民居修缮改造的项目实施先评审后施工,并落实全过程监督。印发《松阳县“拯救老屋行动”实施方案》《传统村落保护建设规范》等传统民居和历史建筑修缮技术标准,强化技术支撑。目前,已有1200多幢传统建筑实现挂牌保护,260多座宗祠、20多座古廊桥、370多幢老屋得到修缮保护。三是创新智慧监管,三防共用提效能。引入数字化手段,打造传统村落数智系统、“拯救老屋”应用场景等数字化平台,运用“环境重建筑轻”的设计理念,实现风貌监管和风险处置的数字化,形成人防、技防、社防共同参与的监管模式,提升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目前,三都乡杨家堂村、赤寿乡界首村、大东坝镇横樟村已依托国家传统村落家园数智系统、“拯救老屋”应用场景等数字化平台,接入高清摄像头、烟感摄像头,有效提高了传统村落风貌管控效率和质量。
二、坚持文化引领,厚植发展内涵
一是培育工匠队伍,传承建筑工艺。通过技能大比武活动、工匠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的传统建筑工匠队伍。开展青年工匠培养计划,通过加强与县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吸引年轻人参加、从事农房建设工作。出台《松阳县农村建筑工匠管理办法》,并充分发挥“浙江省村镇建设与发展研究会农村建筑工匠分会松阳代表处”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村建筑工匠队伍管理。目前,已累计培训工匠775余名,集中培训1300余人次,246名传统工匠登记在册。二是加强文化挖掘,赓续农耕文明。修复驿站古道,建立民俗文化展演机制,打响了“永不落幕的民俗文化节”“永不闭馆的乡村博物馆”“永不停歇的乡野运动场”三大文化品牌,复活了“竹溪排(摆)祭”“平卿成人礼”等节会60余台。同时,建成了全县域乡村博物馆,打造了红糖工坊、契约博物馆、豆腐工坊等一批新型乡村空间,构建了全县域乡村博物馆体系;全面开展传统村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立系统详尽的文字、图片和音像档案,编辑出版《松古村语》《秘境松阳》等书籍,编制传统村落乡土教材,传统村落课程列入中小学选修课目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7所小学将传统村落课程列入选修课目录,覆盖率100%,涉及学生1万余名。三是推动文化融合,增强本土自信。坚持文体融合,依托贯通传统村落联动发展片区的古道、绿道,积极发展培育赛事经济,近年来,陆续举办了国际天空跑、亚洲山地竞速赛、浙江省自行车公开赛等高等级赛事;开展“百名艺术家入驻乡村”计划,通过“艺术共享”推动实现主客“精神共富”,探索艺术助推乡村振兴之路,目前已落地艺术家工作室85个,形成艺术家集聚村落9个。
三、聚焦活化利用,探索繁荣路径
一是生态赋能,价值转化显成效。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编制《传统村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南》,推动老屋、山居、山货、山景等资源的价值转化。通过实施“传统村落+”工程,全县60%以上的村庄中植入了民宿、文创、康养等新型业态,累计发展品质民宿545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5亿元,成为浙江民宿经济发展的新高地。二是制度赋能,共建共享促繁荣。创新传统村落建设项目“双向选择”制,尊重村民意愿,增强原住民在村庄发展建设中的认同感与幸福感。同时,探索实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鼓励村集体和村民以闲置房屋、土地及资金等形式投资入股运营,实现利益共享。2023年,四都乡汤城村成功出让土地10.77亩,成交价650万元,真正实现了村级土地资源变资产,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强劲动力。三是人才赋能,创新场景展新姿。以“我在田园种个村”为主题,广泛招募“乡村振兴共富合伙人”,推行“村+共富合伙人”合作共建模式。通过激活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传统村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目前,依托“全息自然农法”“有机农业”“中医农业”等高品质生态农业发展新形态,吸引了郑国健、张士铭等一批城市新农人,建设百鸟朝凰共享农场、后畲有机农耕学院、岱头生态有机稻米基地等,这些高品质农产品销往北上广杭,增加了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