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县市新闻
中国传统村落 | 走进小梅镇大窑村
作者:吴兴  来源:龙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06-12 08:59

大窑村坐落在海拔1512米的琉华山下,史称“琉田”;烧制青瓷始于五代,是龙泉窑起源地和中心产区,故称“大窑”。以大窑为中心,宋元时期就出现“沿河十里,瓷窑林立,烟火相望”的繁荣景象,又有“瓷都”之称。大窑村内有古遗址126处,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点。

大窑自古以来就有三涧—溪,十八桥三十六碓,琉田二十八景之称。这里群山环抱,流水潺潺,层峦叠翠,风光秀丽。茂密的山林、丰富的瓷土矿和山谷间纵横交错的山涧水系为窑业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条件。

大窑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村落山水走向呈“Y”形分布,形成了窑址包围村落、村落建在窑址上的特色风貌,大窑龙泉窑遗址即在大窑村域内。大窑所制产品琳琅满目,日用、陈设、娱乐等类型一应俱全。自宋代以来不仅皇室御用和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和地区,创造了世界闻名的龙泉青瓷文化。

村内现存有明代民居林家大屋、清代民居管家大屋,明代宗教建筑安清祖社等,以及民国至上世纪70年代的民居,这些建筑均为泥坯墙、小青瓦,在斑驳陆离却散发着青瓷碎片之幽光的墙体上,组成了当今大窑特有的风景线,可谓是“一堵泥墙一部青瓷史”。整个村落的道路、巷、弄、宅基都用卵块石砌筑,完整地保留着传统风貌与历史格局。

近年以来,大窑村以大窑龙泉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契机,以创建3A级景区村为抓手,立足传统村落特色风貌,深挖宋韵瓷源文化底蕴,更加注重村庄环境整治和文化旅游配套,先后实施了村落风貌整治、游客集散中心建设、枫洞岩窑址保护展示、古道保护提升等项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加快实现以环境提升换发展,以产业培育促增收,努力闯出一条“容貌”与“实力”双赢的共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