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丽水市建设系统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围绕打造“高品质建设新时代山水花园城市”,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切实推动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一)坚持“城市提能”,城市环境持续优化。城市建设方面,全市新建城市道路16.34公里,新增道路面积44.65万平方米。完成120个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新建改造污水管网841公里,完成腊口污水处理厂等8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4.3万吨/日,断面水质指提升至全国第六。完善垃圾分类设施体系建设,启动填埋场综合治理12座(完成2座),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97.35%。城市管理方面,创新推出燃气软管配件更换“三联动三免费三同步”工作法,完成瓶装燃气软管更换约30.3万户,为用户节约成本3000余万元。推动物业协会与外卖平台公司党建联建,出台《关于构建外卖骑手物业保安和社区工作者新型友好互助关系的八项举措》,有效破解外卖配送“进门难”“脸难看”问题。稳步推进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集中攻关和创新示范试点,率先设立“电水气网联办专窗”,有效解决了手续繁、多头跑的难题。
(二)坚持“城乡融合”,城乡品质持续提升。迭代升级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等工作,38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完成市级审查工作,9个村入选省级优秀美丽宜居示范创建名单,4个村入选省级优秀传统村落保护提升名单。龙泉市被列为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龙泉西街、松阳明清古街活化案例被央视大型主题报道《文化中国行》播出。推进美丽大花园品质提升,147个乡镇(街道)的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全面启动,21个城乡风貌样板区、6个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建设持续推进,4条游线入选浙江省第二批共富风貌游线名单。灵山未来社区在新建类未来社区考核验收中排名全省第一,时任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外网发文推荐。
(三)坚持“产业提升”,产业发展持续向好。房地产业方面,持续聚焦金融、税收、市场促销等举措,全年累计出台各类房地产相关补贴政策17条,发放住房消费券3轮,成功举办线上房博会,市场需求得到有效激活。全力打好“保交楼”“保交房”攻坚战。建筑产业方面,加强建筑产业工人培育,成立“浙江省建筑业现代化丽水产业学院”,成功举办丽水市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出台《丽水市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实施细则》,推动绿色转型。坚持扶优育强,新增规模以上资质建筑业企业84家,同比增长95.3%。2024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09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全省排名第一。
(四)坚持“民生保障”,服务质量持续加强。项目建设方面,全市建设系统2024年亿元以上建设项目107个,年度计划投资150.3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07.79亿元,完成率138.22%。全力争取要素保障,累计争取资金24.75亿元,同比增长147.5%。其中,建设领域中央预算内资金共下达9.99亿元,占全市中央预算内资金下达总量82.43%,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共争取9.94亿元,占全市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下达的28.7%,2025年地下管网中央预算内提前批支持项目2个,占全省约15%(全省13个),总需求2.04亿元,占全省约16%。“两重”“两新”方面,高质量提前完成老旧电梯更新(大修、升级)、老旧燃气厂站开工改造、城镇燃气老旧管道存量改造、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等工作。抢抓“旧房装修和厨卫改造”政策红利,材料审核通过5109户,审核通过资金7736.708万元,完成进度590.58%,拉动消费3.86亿元,进度排名全省第二。民生实事方面,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提供青年公寓(租赁)房源、实施城区公厕热水加装改造、新(改)建城市地下管网(燃气管网)等已提前或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二、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跃升工作能力,凝聚建设领域发展新合力。持续推进“双建合璧·实干争先”党建品牌建设,找准机关党建工作服务中心大局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探索建立“书记领办”机制,以党支部书记主动挂帅、“项目化”管理切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地生根。深化“奋斗实干,担当争先”效能建设活动,迭代更新综合干部管理体系,同步加大机关作风监督,定期归集重点任务进度,坚决反对各种不思进取的思想和行为,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创新争优作风。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实际工作需求,聚焦“引、育、用、管”等关键环节,持续深化建设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全面加强人才引进,丰富各类教育培训,强化干部日常监管,全面做好人才政策的落地服务工作,全方位提升建设系统人才队伍综合素质。
(二)释放政策动力,构建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紧扣行业“止跌回稳”的最新定调部署,逐条逐项承接落实上级关于信贷、税收等领域的系列增量工具。研究出台丽水本地“好房子”标准,不断提升住宅品质。常态化调度全市计划交付的项目运营情况,持续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坚持以需定建、以需定购,计划发放公租房货币补贴3902户,全市筹集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4600套(间),市本级发展青年公寓300套(间),云和县、缙云县城中村改造户数1178户。
(三)深挖增长潜力,加快行业转型发展新步伐。聚焦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三年突破行动“重点事”目标要求,加快编制《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企业培育、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领域推出“一揽子”政策包,并加强龙头骨干企业的培育,力争本地建筑企业特级资质“破零”。加强房建市政领域质量监管,持续开展全市房屋市政工程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促进工程质量常态化治理。加快建筑业绿色转型,建立绿色建筑从立项到竣工全流程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管理水平,努力实现新建民用建筑中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占比35%以上。稳步推进建筑工业化,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装配化装修等建造方式,不断提升建设效能,努力实现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6%以上。
(四)彰显区域魅力,展现城乡统筹发展新面貌。纵深推进革命老区城乡融合,全力开展城乡供水品质提升、城乡污水系统治理、城乡用能服务同标提质、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提质增效、城乡通行体系提升、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提能等“六大工程”,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积极发动跨省、跨市县域风貌样板区建设,打造更加符合浙西南山区实际的现代化美丽城镇、未来社区运营管理模式。强化农村工匠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建筑师、工程师下乡,确保全市行政村与“双师”签约比例达60%以上。深化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试点)工作,努力在保护开发、闲置农房改造利用、乡村建设评价等领域形成丽水经验。
(五)焕发人居活力,提升宜居宜业城市新品质。以城市更新为综合载体,以重大项目落地为重要抓手,持续加力“两重”“两新”,健全重大项目统筹谋划和城乡一体推进机制,持续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稳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完成二次供水设施改造40个,新开工水厂建设2座,完工污水处理厂2座,完成清洁排放技术改造1座,完成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30座。统筹推进城市口袋公园建设、古树名木精细保护,拓展公园绿地空间服务功能。狠抓城乡宜居、电动自行车放心充电、厕所暖心“微改造”、城市管网补短工程等省、市民生实事办理,全力体现城乡建设温度。大力开展“拆围透绿”工作,深入推进市区收储地块、竣工项目、居住区和城中村等重点区域违章搭建围墙摸排和整治工作,全面推进市区城市品质跃升。
(六)压实监管合力,打造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紧盯建筑施工、城市运行、房屋安全等重点领域,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中心,压实四方责任,推进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全面推行统一配送服务改革,基本实现全市统一配送瓶装液化石油气,进一步提升用户端安全用气水平。持续开展城乡房屋安全巡查,确保城镇房屋排查和解危工作动态清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