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县市新闻
高山村: 借浙派民居改造东风,实现从“卖山头”到“卖生态”的华丽蝶变
来源:龙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8-07 18:18

高山村位于龙泉市宝溪乡披云山脚,下辖青井、外高山等6个自然村,村庄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有“无暑之地”的美称。2007年以来,高山村积极引导发展农家乐民宿产业,在青井自然村成功创建农家乐民宿综合体,但目前已处于饱和状态。2024年,高山村列入浙江省彰显浙派民居特色的美丽宜居示范村名单,启动以外高山自然村为核心的浙派民居改造,通过“政府引导+村民主体”的模式,推动民居功能升级与民宿产业扩容,将外高山自然村打造为生态休闲、文化养生、村强民富的美丽宜居村庄,成功破解接待力不足的问题。

外高山村鸟瞰

1.探索“政府引导+村民主体”模式,“空房子”翻成“聚宝盆”。高山村依托自身自然生态景观以及披云山景区的区位优势,开展浙派民居改造,采用“白墙灰瓦、青砖石墙+原木条装饰”的浙派民居风格,在保留传统建筑风貌特色的同时,实现空间重塑及功能活化。同时,聚焦公共空间打造与服务设施提升,利用“拆、改、修”的方式,将原有附属用房、农具房改造成口袋公园、休憩长廊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村民日常聚集与游客休憩需求。依托美丽宜居村庄项目的资金支持和平台搭建,高山村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专家把关”的模式,通过浙派民居和闲置空间改造,推动民宿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参与建设与经营,实现村民共富。目前,高山村农家乐(民宿)床位从2023年的360个激增至850个,本年度暑期预订率已达80%以上,预计年均增收超50万元。

外高山村改造前

外高山村美丽宜居村庄改造后

2.构建“品牌聚合+价值转换”模式,“绿颜值”共生“金产值”。在“浙派民居”改造基础上,不断加强村庄风貌整治,拆除影响村庄整体风貌的灰寮、猪栏腾挪空间,并同步开展生态挡墙修复、空中乱象整治及披云山打卡墙绘制,实现村庄“里子+面子”双提升,不断绘就宜居底色。从争取美丽宜居村庄专项资金激活外高山自然村,到打造“共富超市”展销平台、包装“高山创作谷”吸引创客,高山人正慢慢聚合成“一山人”的品牌体系,以“土地流转+订单包销”模式,推动高山蔬菜、茶叶、中药材等农产业发展,破解“民宿只能惠及部分人”的难题,实现村集体持续增收。目前,高山村有四季豆种植500余亩,年收益 650余万元; “一山人”共富工坊吸纳周边村民就业300余人,实现产业增收14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近30万元。

披云山打卡墙

腾挪空间打造休憩长廊

外高山村公共活动空间

3.打造“目标引领+联动发展”模式,“一村富”带动“村村富”。高山村以“改造一个村、激活一片山、带动一方人”诠释了浙派民居美学与共同富裕实践的深度共生。为激活村庄的内生动力,高山村量身打造“可触摸目标”发展模式,将外高山发展目标拆解为浙派民居改造、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等具体项目,让村民从观望者变为建设者。通过打造“浙派民居”特色建筑风貌,村庄整体环境显著提升,推动民宿经济的不断升级,带动周边村庄协同发展,形成“一核一带三区六心”产业格局,实现六村抱团发展,让每个村庄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融入共富版图。目前,高山村联合周边村庄投资700万元组团联建青井康养项目,并与杭州飞旅公司达成合作承接4栋高端民宿运营,以新合作、新运营、新营销推动产业提质提档。

改造后的外高山民宿

高山村暑期音乐会活动